English

郭沫若遗札及其管子集校

1999-01-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点声明

自敝刊连续刊发关于《陈寅恪诗集》的讨论文章,各界反响颇称强烈。陈寅恪先生是当代的文史大师,他的诗集出版后备受读者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敝刊周期过长,各方论述,不能尽采,殊负诸作者雅意。唯上一期王存诚先生文中指称马斗全先生所据为盗版事,实亦无之。范震威先生来信述是书出版情况甚详,大意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系手排录入,而二、三印均以首印本扫描录入,故致讹误较多。兹事体大,特此声明。

文史天地专刊谨识

郭沫若先生遗札二通,为郭沫若因借阅陈奂校《管子》钞本及丁士涵《管子案》事与业师潘景郑先生之间的通信,未曾公诸世。今夏,潘先生检寻行箧中旧时友朋书札,嘱予为之整理,郭沫若先生遗札即其中之一也。谨抄录于下:

其一

景郑先生:

六月廿六日复书奉悉。承惠假陈奂校《管子》钞本及丁士涵《管子案》、《残案》二种,亦已于今日到手,谢谢。二书俟细读后璧赵。专复顺致

敬礼郭沫若七、二、

其二

景郑先生:承惠假陈奂手校《管子》抄本及丁士涵《管子案》残本。暑间曾携往北戴河校阅,以杂务牵累,未能竣事。日前始得勘校毕,谨将原书璧还,深致谢意。各书头曾略题数语,想当不讥为佛头着粪也。墨宝堂本颇闻有在苏联之说,如信然,后或可得一见。专此顺颂

秋安。郭沫若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

1956年3月,郭沫若的《管子集校》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费时两载,是郭沫若学术生涯中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版《郭沫若年谱》甚至冠有题为“一九五五年在集校《管子》”的照片(江苏版题为“郭沫若在写作”,并注摄于一九五四年)。

《管子集校》原为清华大学许维?教授抗战期间执教于昆明时的旧稿,闻一多先生曾为之参校。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许、闻二先生所可参考之书不多,故未为完善。1953年11月,郭沫若先生接受许、闻初稿,并遍采各种善本、稿本,以两年之功力,辑为是书。美中不足的是,《管子》的宋刻墨宝堂蔡潜道本至清代中叶即告失传,郭沫若在“叙录”和“所据管子宋明版本”中曾再三为之感到遗憾。

不幸中之大幸是,蔡氏墨宝堂本尚有抄本留存于世,即业师潘先生提供给郭沫若先生的陈奂校《管子》钞本。潘师《著砚楼书跋》“陈硕甫校本管子”述是书版本源流甚详:“《管子》宋本凡二:一为绍兴二十二年瞿源蔡潜道宅刊十三行二十三字本,一为隆兴二年张?序十二行二十四字本。蔡本旧藏吾邑任蒋桥顾竹君家,原缺卷十三至十九,黄尧圃得之,后归汪氏艺芸书舍,汪氏书散,未知流落何处?陈硕甫先生曾据赵用贤本校录,又为王怀祖先生假钞汪本,对校之余,曾作《辨误》一卷。陈校今在涵芬楼,王氏藏本辗转归吾家……其中佳处,足正各本之误,王氏《读书杂志》曾据以引正,是其明证。此本即硕甫先生为王氏传钞之本,卷一后有双行木记云:‘瞿源蔡潜道宅校行,绍兴王申孟春朔题。’按先生既为王氏借录,又取尧圃所藏宋本对校……此一帙,而两宋之菁英具备,弥足珍视矣!此本钞不甚精,而行款墨记,面目具存,为蔡本留一种子,宜更重视。”王怀祖即以《读书杂志》名垂青史的王念孙,陈奂校《管子》钞本能为王氏《读书杂志》引证,足见功力之深。丁士涵《管子案》残本亦潘先生旧藏。丁士涵为陈奂学生,著有《管子注》、《管子韵》、《管子案》等,经兵燹后仅存《管子案》稿本,后戴望撰《管子校正》,颇采其说。郭沫若先生对陈奂校《管子》钞本和丁士涵《管子案》残本都曾给予较高评价。可惜的是,郭沫若先生见到此二书时,《管子集校》已经出版,故陈、丁二氏的研究无从如数采入,《管子集校》中所列参考书目版本自然亦无此二书。

郭沫若先生信中云“各书头曾略题数语”,《著砚楼书跋》录存。所题陈奂校《管子》钞本云:“余为《管子集校》,收罗版本颇多,独墨宝堂宋本未见,引以为憾。此本即钞自墨宝堂本,并经陈奂手校,校录以遗高邮王氏,有钤印可证。潘君景郑远道惠假,得细阅一过,弥补遗憾,良堪感荷。原书本缺自十三卷至十九卷,黄丕烈曾据陆贻典校宋本补入,俾成全帙。此钞本即据黄所校补本,而陈复曾以刘绩补注本对校。此可见前人之勤,与其用心之仔细。陈氏经校后,更以转赠王氏,曩时学者间友谊之敦厚,深可足令人感动。凡此均足师法,固不仅为学会素研究增添一份善本而已。潘君实善体前修之懿行者,谨让此数语璧还,用申谢意。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郭沫若。”题《管子案》残稿云:“《管子》残稿,蒙景郑君假阅,确实可贵。稿曾经陈奂手定,稿中朱书即陈氏笔迹。戴望亦曾过目,有案语数处。然《管子校正》中所采丁说,与此稿不尽相符。有为稿本中所无者,盖采自《管子注》,惜彼书已毁,不可复问耳。稿中颇有胜义为戴所遗漏者,亦有丁误而戴亦同误者,足徵戴之功力远不及丁。丁书残毁,殊可惜也。然残愈于毁,宜加倍珍护。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郭沫若识。”

郭沫若先生在识语中曾对昔时陈奂与王念孙之间的学者友谊颇多感叹,以为足可师法。星移物换,通过这两封信,我辈亦可领悟到前贤们商讨学问时的雅谊和风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